现在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电视剧,在网上看到的小说,在图书馆里见到的各种书籍,听到的歌,他们都是有着著作權,受到法律保护的。那么,著作權保護地域範圍是什么呢?
一、著作權保護地域範圍划分
《著作權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件;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二、著作權的內容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一)人身權(亦稱精神權利):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根据中国《著作權法》的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包括:
(1)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衆的權利,作者有權發表或不發表其作品,在不同場合發表;
(2)署名權,以在其作品上署真名、假名,或不署名,或以後署名;
(3)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比如授權出版社的編輯修改;
(4)保護作品的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他人不得分割、斷章取義、歪曲、篡改;
(二)財産權(經濟權利):
著作財産權是作者對其作品的自行使用和被他人使用而享有的以物質利益爲內容的權利。通過以下方式獲得經濟效益:複制、翻譯、改編、表演、廣播、展覽、拍制電影、電視或錄音等;
(1)複制權,即以印刷、複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數字化或非數字化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權利;
(2)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衆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複制件的權利;
(3)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中的程序本身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除外:
(4)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5)表演權,即通過演員的聲音、表情、動作在現場直接公開再現作品,以及通過放映機、錄音機、錄像機等技術設備間接公開再現作品或者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6)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7)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衆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衆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8)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衆提供作品,使公衆可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9)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首次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10)改編權,即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改變原作品的表現形式,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11)翻譯權,即將原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12)彙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彙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13)应当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權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權中的财产权,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著作權中的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