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來源于王瑜律師的地理標志原創系列文章之八,作者爲知識産權資深律師。本文分析了紅標和綠標兩種地理標志使用率現狀,最後給出了如何提升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率的2個建議方案。
地理標志的種類:紅標和綠標
地理標志专用标志有两个,一个红色的,一个绿色的,民间俗称红标和绿标。红标归市场监督局管,绿标归农业部门管。
地理標志使用率現狀
爲了提升紅標的使用率,地方市場監督局的工作人員也是辛苦,一遍一遍往企業跑,要求企業申請使用紅標,可是這家企業是否可以申請使用紅標,工作人員都沒有搞清楚,可見地方市場監督局工作人員對紅標的申請使用制度不清楚。
申請使用紅標,不僅是縣級市場監督部門沒有弄清楚,省一級也未必清楚。國家知識産權局將紅標審核的權限下放給各省,各省有各自的政策,有的幾天就審核通過,有的幾個月也不審核。有些省幹脆將審核權下放到市裏,市裏的市場監督局當成了大事,由黨委開會研究怎麽做,會議決定將相關審核事務委托給了縣裏。如此一來增加了許多行政環節,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
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废除原工商局的地理標志专用标志之前,工商认定的地理標志合法使用人只要向地理標志商标注冊人申请即可,农产品地理標志专用标志的使用依然只需要向农产品地理標志证书持有人申请即可,都不需要行政审核。弄得这么复杂,这么小心翼翼,其实是市场监督局对地理標志制度了解的不够。因为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相关人员对地理標志制度的不了解也可以理解,针对性的系统培训就解决了。
提升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率的兩個建議
地理標志专用标志的使用主体主要还是企业,从市场终端来看,无论是红标还是绿标使用率都很低,而“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标志使用率显然高出地理標志专用标志几个数量级。这几个标志作用是相同的:为产品背书,标示产品品质/ 质量与众不同,能够带来溢价或提升销量。
綠色和有機努努力就可以拿到,地理標志是拜當地自然因素及傳統的人文所賜,是稀缺資源,地理標志含金量更高。同樣是標志,爲什麽企業厚此薄彼呢?
據我調研,還是企業對地理標志的了解不夠。農産品地理標志有專門的內審員培訓,每個企業培養一個懂地理標志的人,這個是很好的辦法。
推廣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各地有相應的扶持經費,卻被撒了胡椒面,效果不顯現。如果有可能我倒是建議一個省重點打造一個,將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經費用在一個地理標志,打造一個標杆模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由榜樣去帶動。
總之,因爲地理標志相對是個新事物,無論是政府主管單位還是企業,還不太了解,制約了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推廣使用,有針對性的專門培訓是必要的。另外,在扶持政策上要調整,不妨先重點打造一個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