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赵竹青)为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质量、效率和水平,國家知識産權局近日印发《2021年全國知識産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表示,将綜合施策,強化商標保護管理。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大整治恶意商标注冊申请、违反禁止性规定使用商标、冒充注冊商标等违法行为。
根據《工作方案》,我國2021年全國知識産權行政保護工作的主要目標有五大項。
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嚴格專利保護
嚴格依照修訂後的《專利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國家知識産權局處理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專利侵權糾紛制度,開展藥品專利糾紛早期解決行政裁決工作。健全專利糾紛案源收集摸排機制和侵權風險排查機制,加強源頭治理,及時防範化解侵權風險。大力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範建設工作。暢通受理渠道,拓寬案源線索,優質高效開展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和其他專利糾紛案件辦理工作。加大打擊重複侵權、群體侵權、惡意侵權行爲力度,加大涉外、涉民營企業專利侵權糾紛辦案力度,發揮行政保護優勢,依法保障權利人合法權益。
綜合施策,強化商標保護管理
创新商標保護方式和手段,聚焦商标印制、生产流通、网络销售等环节,加大对涉及区域广、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高、影响恶劣等严重侵权行为的办案业务指导力度。切实督促定牌加工企业,严格履行商标审核义务,防范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加大对驰名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保护,对查处商标违法案件中批复认定的驰名商标要及时保护,对有行政保护记录的要援引保护和重点保护。加强涉农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標保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施行《刑法修正案(十一)》为契机,加强服务商標保護。加大整治恶意商标注冊申请、违反禁止性规定使用商标、冒充注冊商标等违法行为,严防将少先队标志及文字注冊商标或者将其作为未注冊商标使用。研究制定商标一般违法判断标准,规范商标使用管理秩序,有效防范和消除商标申请和使用行为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净化市场环境。
嚴格監管,加強地理標志和奧林匹克標志、官方標志、特殊標志保護
健全地理標志保護體系,加強地理標志保護監管,突出特色質量標准,依法依規明確科學合理抽查比例和頻次、抽查方式、檢查內容、檢查流程等事項。實行重點地理標志清單式監管,加大整治違法違規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行爲的力度。強化生産集中地、銷售集散地、網絡平台企業總部屬地地理標志保護,推動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准互通、行政執法信息共享。以展覽會、交易會、批發市場、旅遊景區爲重點,強化對奧林匹克標志等知識産權保護,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順利舉辦營造良好氛圍。圍繞重大國際性、全國性的政治、體育和文化活動,加強官方標志和特殊標志保護。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重要時段,加強全鏈條保護
加大對關系公共利益和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的食品藥品和公共衛生等重點領域,特別是對抗疫防護用品、民生物資、農村食品、影響青少年兒童視力相關産品等商品保護。加強在侵權假冒多發的交易市場、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重點區域和春節、五一、中秋、國慶等關鍵時段的治理。加強線上侵權假冒行爲治理,加大對平台內經營者知識産權授權信息抽查檢查的力度,推進《電子商務平台知識産權保護管理》推薦性國家標准執行,引導平台進行知識産權保護全流程管理,完善線下線上一體化保護。加強展會知識産權保護,重點圍繞進博會、服貿會、廣交會等大型展會,采取展前排查、展中巡查、展後追查等措施,做好對侵權行爲的防範、調解與查處工作。
完善工作體系和服務網絡,加強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
進一步完善和擴大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服務網絡,強化業務能力建設,充分發揮國家海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及地方分中心作用,加強央地協同,持續爲企業防控海外知識産權風險和應對糾紛提供高水平指導服務。加強海外知識産權信息服務供給,持續優化完善海外知識産權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做好海外知識産權糾紛典型案例收集與研究。建立健全各地區海外知識産權保護信息共建共享機制和專家顧問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