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成了2020年鼠年春節到來之前從漢口海鮮市場飛出來的一只“同族”黑蝙蝠!這只“鼠同族”黑蝙蝠的出現及被食,讓“九省通衢”的武漢封城,讓14億國人第一次在春節被迫蝸居家中,也讓多少企業、多少行業、多少人亂了陣腳?
但與此同時,危機就是商機,哪裏越有危險,哪裏就機會越大!
2003年的非典,令奶茶妹夫把中關村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讓馬老師淘寶的2C業務迅猛發展,讓中國的網購領先世界!
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新站起來一批人!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這是曆史的鐵律、時代的規律。
2003年中國GDP水平12萬億人民幣;17年後的2020年,中國GDP總量水平已經100萬億,也就是說:中國現在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已經是當年的近10倍!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團結一心和社會主義機制的優勢,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在技術的研發、整體管控方面的不足。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次疫情,對于任何行業都是有影響的,或向良或向差。那麽,這次的疫情對于中國的知識産權行業尤其是專利行業這個相對較小的行業,將有什麽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一、服務機構重新洗牌,並購和挖人的好時機?
這次疫情的封城、停工等影響,必然導致大量實體企業倒閉,除了申請量的降低也會導致大量欠賬壞賬死賬的産生。
這對于體量較小的小型服務機構而言,員工基數小方便遠程辦公是其優勢,但是入不敷出對于它們而言無異于是滅頂之災;
對于體量較大的大型服務機構而言,其資金方面抗風險的能力雖然略強,但是如果前期沒有遠程辦公的軟硬件儲備,尾大不掉的機構將會對這一階段的工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同時,通過行業洗牌重點培育知識産權專業人才,鼓勵創立知名服務機構品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知識産權服務機構,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二、“內容獲客”方式加速替代
經曆這次疫情,很多傳統機構才會發現“線上獲客”能力的重要性。做商標起家的幾家公司雖然近幾年憑借“掃樓/電話/廣告/競價排名”等獲客方式在專利行業也快速發展,但是因爲其缺少高端業務處理底蘊被一些傳統的機構所鄙視。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無論是什麽類型的企業,都會相信必須擁有一種從線上獲客的能力才能適應形勢,線上獲客的本質,是靠內容獲客,深度一點來講是靠價值獲客,你必須創造出有價值的內容去吸引你的客戶。
因此,一些輸出數量和質量都比較不錯的IP行業媒體和公衆號大咖將會成爲各平台爭搶的“香饽饽”。
三、“遠程+去中心化”加速替代
如果疫情持續,本來不太需要面對面接觸的知識産權行業就會有大量人群習慣于在家裏辦公,而且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大量個體都脫離了公司獨立發展。可以預測,2020年各種線上辦公軟件會加速盛行,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知識産權辦公軟件,將被加速普及,除此之外個體使用的辦公家具也會流行,未來我們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專利代理所成立門檻的史上最低也不會增加太多的創業公司,因爲線上協同工作的“去中心化”,是未來工作的主流。
專利代理師撰寫申請文件、答複審查意見,可能不會有太豐富的變化,但是可以每一個人都是老板,又同時是項目經理,還會身兼其他項目的後台業務人員……但是可能會同時服務于多個平台。
同時在線知識資産全教育、在線知識産權法律訴訟與維權以及其他在線商業服務等將進一步得到人們的青睐和發展。
四、新生活方式對舊生活方式的加速代替,服務費會提高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数据,中国的專利申請人中企业申请专利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5%以上,而对于一个企业的知识产权而言,要想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必须有过硬的服务做支撑,这时,企业也会愿意付出更高的服务费来获取最好的服务。
而服務費的提高,會令行業薪資水漲船高,相信經曆過疫情的人們尤其是湖北大學生,在未來就業選擇時薪資待遇差不多的情況下,會將能夠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身心健康和自由的知識産權行業作爲比較靠前的一個選擇的。
五、法律保護加強,案件存量爆發將導致後端市場猛烈打開
我國進入經濟轉型期後,知識産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最高院知識産權庭聲明:“疫情防控期間,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對相關案件采取延期開庭等措施,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期參加庭審、詢問的,可以依法申請延期。”
因此抗擊疫情必然導致法院處理積壓案件的效率,在法律保護加強、中美貿易戰中知識産權的重要性等大背景下,龐大的存量下各級法院新收知識産權相關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數量出現彈簧式壓縮後的爆發式增長,相關的糾紛和交易轉讓等也在加速增長。
這樣必然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帶動整個訴訟産業鏈後端市場打開,相關的訴訟服務市場規模仍將不斷擴大,同時知識産權相關的技術合同成交將繼續快速增長,産業鏈後端專利運營市場空間巨大。
六、專利金融的快速發展
疫情引發的需求降低、成本上升、供應鏈紊亂等等困難,對不少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必然形成沖擊。
國家肯定會出台相關的金融政策進行補貼和幫扶,可以想象的是,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大背景下,從專利用益權出發的專利質押融資和專利保險方興未艾,從專利未來收益出發的專利證券化又開始蓬勃發展,將會爲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從專利運營方面打開一扇窗。專利金融的各種嘗試和創新將會爲專利的投資價值最大化帶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同時,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也將會與知識産權行業進行深度結合,未來可能會湧現出更快更高更強的服務生態。
以前是資助驅動、獎勵驅動等知識産權以外的因素在驅動IP市場發展,以後可能變成技術驅動、創新投資驅動、內需驅動等內在因素驅動。
七、健康産業、智慧城市等方面創新保護也會增多
經此一疫,人們更加重視健康,對于與醫藥、健康、醫療産業有關的科技創新會更加活躍。與健康、醫療、防疫、生物醫藥、有關的品牌、産品、技術將會進一步形成知識産權創新成果。
武漢封城後的囧境之後,疫情後加大對醫療、養老、交運、通信等行業的投資,尤其是重視對5G、人工智能及數字經濟、社會網格管理體系、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創新和知識産權將會增多,社會治理和社會管理能力將會更爲發達和強化。
同時,“囧媽”的創新也造成了對電影行業版權保護的新挑戰,嘗試將版權獲取從中端放到了後端。
八、“走出去”知識産權服務需求會增多
2020年初中美及時地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在疫情沖擊國內經濟的背景下,在目前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不會被劃爲“疫區國”的情況下,中國對外貿易將成爲衆多中小型企業的救命稻草。這時,定位于爲中國企業轉型和出海提供高端IP服務支持,並且有著比較豐富的實務經驗和專業化團隊等的一些服務機構將會快速發展。
疫情對經濟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了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我們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在今天,盡管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我們堅信,中國人民戰勝疫情是最確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