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6日,歐洲專利局發布歐洲專利指數顯示,2020年,該局收到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数量为1.3432万件,同比增长9.9%,中国在歐洲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数量创历史新高。
欧洲专利指数指出,歐洲專利局2020年共收到專利申請18.025万件,受疫情影响,较去年下降了0.7%。在绝对数量上,美国依然占有优势,占到了总申请数量的25%,同比下降4.1%,其次是德国和日本。中国排在第四位,占到总申请数量的7%。
该指数數據顯示,前五大專利申請国分别是美国(4.4293万件)、德国(2.5954万件)、日本(2.1841万件)、中国(1.3432万件)和法国(1.0554万件)。与2019年相比,歐洲專利局收到的大多数技术领先地区的專利申請数量都有所下降。其中,美国提交的申请数量下降4.1%,欧洲地区的申请数量下降1.3%,日本的申请数量下降1.1%,与之对比,中国的專利申請同比增长了9.9%。
据悉,2019年,歐洲專利局共收到来自中国的專利申請达到1.2247万件,同比增长29.2%,增长幅度排名第一。2020年,中国也首次超过法国,成为该局第四大專利申請国,其中中国在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專利申請量都获得了明显的增长,这也推动了中国整体专利数量获得增长。
數據顯示,2020年,各国申请人在医疗技术领域提交的发明專利申請量最多,其次是数字通信领域。而在此前一年,数字通信领域曾是各国申请人提交发明專利申請最热门的领域。2020年,中国在歐洲專利局提交專利申請量最大的三个技术领域是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力机械、仪器、能源”领域,其中数字通信领域專利申請量占所有国家在歐洲專利局同领域專利申請量的26.5%。2020年,中国申请人在医疗技术领域提交的專利申請为414件,增长34.4%。
而在全球所有的企业当中,中国和韩国企业提交的專利申請量增长最为明显。其中,韩国三星以3276件專利申請量占据第一位;华为以3113件專利申請量超过LG、高通和爱立信,排在第二位;LG以2909件專利申請量排在第三位;紧随其后的则是:美国高通(1711件)、瑞典爱立信(1634件)、德国西门子(1625件)、德国博世(1597件)、日本索尼(1477)、荷兰飞利浦(1419件)和德国巴斯夫(1305件)。不难看出,在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来自欧洲的公司占据一半,韩国占两家,中国、美国和日本都有一家入榜。此外,中国企业OPPO、小米、京东方和中兴通讯也位于歐洲專利局前50大專利申請人之列。
業內人士表示,在衡量一個企業創新實力強弱的標准中,專利數量與質量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以華爲爲例,截至2020年底,華爲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有10.5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3.4%。2019年,華爲的研發費用支出爲1317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年收入的15.3%。實際上,華爲在專利方面有好的成績,也表明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布局。正如歐洲專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所表示:“数字技术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增,而中国公司对此所做的贡献表明中国是技术领域的驱动力,这些领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创新领域。过去十年專利申請的长足进步证明了中国在促进研究和开发方面的不断努力,这是其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有力例证。”
“中国申请人在歐洲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增长明显,这说明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正在不断提升,但仍需充分了解和熟悉海外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特别是出口产品的目的地和转运地的知识产权制度和规则,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李顺德表示。(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