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用報告是全面記錄企業各類經濟活動,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文書,是企業信用系統的基礎産品。企業信用報告客觀地記錄企業的基本信息、信貸信息以及反映其信用狀況的其他信息,全面、准確、及時地反映其信用狀況,是信息主體的“經濟身份證”。
企業信用報告內容
企业信用报告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声明信息 。
1)基本信息展示企業的身份信息、主要出資人信息和高管人員信息等。
2)信貸信息展示企業在金融機構的當前負債和已還清債務信息,是信用報告的核心部分。
3)公共信息展示企業在社會管理方面的信息,如欠稅信息、行政處罰信息、法院判決和執行信息等。
4)聲明信息展示企業項下的報數機構說明、信用中心標注和信息主體聲明等。
企業信用報告對企業有什麽作用?
綜合國家發改委《關于充分發揮信用服務機構作用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通知》發改辦財金(2018〕190號)和各省市有關實施意見精神,企業信用報告主要用于商業銀行信貸審批和貸後管理,也用于政府部門評獎、評優、招標或審計機構進行財務審計等許多活動中。
1)財政資金補助
將申報主體的信用記錄、信用報告作爲申請財政資金補助資格審查的重要依據之一,對選樹爲誠信典型或信用狀況良好的申報主體優先給予資金補助。
2)政府采購
將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的信用記錄、信用報告作爲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資格審查、評標的重要依據之一,對選爲誠信典型或信用狀況良好的供應商在評審環節給予加分支持。
3)政府投資工程建設
將施工單位及材料供應商的信用記錄、信用報告作爲參與政府投資工程建設資格審查、評標的重要依據之一,采取招投標活動中嵌入信用等級准入和信用加分標准的方式,規範招投標行爲。
4)采用招投標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
要求投標企業提供信用報告,作爲其開發能力和資質審查、評標的重要依據之一。
5)國有資産産權交易
將受讓人的信用報告作爲受讓人資格審查重要依據之一,對于未提供信用報告或信用檔案中有失信信息記錄的企業,不列入受讓人候選名單。
6)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在落實有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節能減排、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等稅收優惠政策時,應審查企業信用狀況,優先支持被選樹爲誠信典型或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發展。
7)金融監督管理
在申請開設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和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監管等金融工作中應用企業信用報告。
8)資質審核認定、評優評級
在辦理市場主體各種資質審核或評估認定、評優評級業務時,將其信用記錄、信用報告作爲衡量其管理能力和信譽水平的參考依據之一。
9)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
鼓勵和支持在食品藥品、安全生産、環境保護、産品質量、醫療衛生、教育科研、行政審批、市場准入、中介服務、股權投資、融資項目等行政管理領域和重要環節制定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和評級方法,查詢信用記錄或使用信用報告。
10)其他
法律、法規、規章以及上級政策規定的其他需要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的行政管理事項。